帮助 
您好,欢迎光临 book.cqfuzhuang.com 服装书城 [请登陆注册] 支付方式 | 缺书登记 | 联系我们 
用户注册 | 忘记密码
定单号查询:
  热门关键字企业管理 女装款式 服装设计 服装画 服装软件 服装表演 服装材料 服装制版
  缩小范围搜索
书 名:
作 者:
出版社:
价 格: -
出版时间:
至:
 
图书排行榜

茶艺赏析

茶艺赏析

作者:周爱东 郭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27

最近浏览过的图书
 图书分类 所有分类 > 服装书城 > 服装服饰类 > 时尚生活
     
    服饰搭配艺术(附盘)
    作  者:王渊 出版日期:2009-1-21
    I S B N:978-7-5064-5338-7 开  本:16开
    出 版 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所属类别:所有分类 > 服装书城 > 服装服饰类 > 时尚生活
    现  价:¥32
    状  态: 销售中
    立即购买 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内容简介   前言   章节目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本科教育的主题。教材建设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教学改革要求,与时俱进,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成为院校和出版人共同努力的目标。2005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教高眼2005演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要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意见》提出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新设置专业建设和管理,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意见》强调要加强教材建设,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 
    随着《意见》出台,教育部组织制订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并于2006年8月10日正式下发了教材规划,确定了9716种“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我社共有103种教材被纳入国家级教材规划,其中本科教材56种,高职教材47种。56种本科教材包括了纺织工程教材13种、轻化工程教材16种、服装设计与工程教材24种、美术教材2种,其他1种。为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做好教材出版工作,我社主动进行了教材创新型模式的深入策划,力求使教材出版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发展相适应,充分体现教材的适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新颖性,使教材内容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围绕一个核心———育人目标。根据教育规律和课程设置特点,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教材附有课程设置指导,并于章首介绍本章知识点、重点、难点及专业技能,增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理论、研究热点或历史背景,章后附形式多样的习题等,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 
    (2)突出一个环节———实践环节。教材出版突出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设置教材内容,增加实践、实验内容。 
    (3)实现一个立体———多媒体教材资源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授课知识点制作成教学课件,以直观的形式、丰富的表达充分展现教学内容。 
    教材出版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出版高质量的教材,出版社严格甄选作者,组织专家评审,并对出版全过程进行过程跟踪,及时了解教材编写进度、编写质量,力求做到作者权威,编辑专业,审读严格,精品出版。我们愿与院校一起,共同探讨、完善教材出版,不断推出精品教材,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服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条件之一,又是人类在社会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表现要素。服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的一种状态,在提供基本身体保护的前提下,服饰还兼具美观的作用。得体的衣着装扮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现代心理学家甚至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衣着细节判断出其性格特征。服饰是人类外在的表达,服饰搭配也是人们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每个人对当天所要穿着的服饰进行组合时,就是完成了一次潜移默化的服饰搭配过程。 
    服饰搭配艺术是一门关于服饰形象的整体设计、协调、配套的艺术,它不仅仅指服装,而且还包括配件、首饰、发型、化妆等因素在内的组合关系,并与服饰的穿着者、周围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服饰搭配不仅仅是对个人服饰形象的塑造,还涉及设计、营销、展示等多个领域。服饰搭配艺术是服装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必要技能,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服饰美的内涵,更好地设计美、创造美;通过妥善运用服饰搭配技巧,巧妙地展示美,并将之进行推广,使更多的人接受美。 
    因本人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8年11月 
    基础概念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基础概念     
    一 服饰搭配艺术的概念     
    二 其他相关概念  
    第二节 服饰搭配与服饰审美     
    一 基本的审美修养     
    二 服饰美的表现形式     
    三 服饰审美的特征    
    四 服饰审美的社会影响因素     
    五 姊妹艺术对服饰审美的影响  
    实践与应用 

    第二章 服饰的搭配与款式要素 
    第一节 色彩的布局与搭配     
    一 服装色彩基础理论     
    二 服装搭配的色彩布局原则  
    第二节 材质的选择与组合     
    一 面料的基本种类     
    二 面料的性能与风格     
    三 面料的质感 视感的组合     
    四 面料的二次设计创新  
    第三节 款式造型的选择与搭配     
    一 服装款式造型的基本内容     
    二 款式造型与服饰搭配    

    第三章 服饰与人体的关系 
    第一节 款式的选配与人体美     
    一 服饰美与人体美     
    二 根据不同的人体尺寸选择适体服饰     
    三 发型 化妆与服饰的搭配关系 
    第二节 服饰搭配与个人形象构建     
    一 男性形象     
    二 女性形象     
    三 个人形象构建的总则  

    第四章 服装与配件搭配 
    第一节 服饰配件的特性与种类     
    一 服饰配件的特性     
    二 服饰配件的分类  
    第二节 服饰配件的产生 发展及配饰特征     
    一 服饰配件的产生     
    二 服饰配件的发展和配饰特征     
    三 服饰配件与服装的搭配协调统一  

    第五章 服饰搭配与环境因素 
    第一节 服饰形象塑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 自然环境     
    二 社会环境  
    第二节 社会环境背景下的服饰搭配     
    一 个体服饰与环境     
    二 服饰群体形象的塑造     
    三 销售服饰的展示与搭配     
    四 表演服饰的展示与搭配  

    第六章 服饰的搭配与风格 
    第一节 服装风格概述     
    一 服装风格定义     
    二 服装风格分类及特点     
    三 各具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服装  
    第二节 服装风格塑造与品牌形象     
    一 设计师与服装品牌风格塑造     
    二 著名服装品牌及其风格  
    第三节 服装品牌风格与服饰搭配艺术     
    一 相同或相似品牌的服饰搭配     
    二 混搭  
    参考文献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主题:
    内容:
    等级:
     
     
    1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价格 状态  
    时尚私生活 果果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1-22 ¥39.8 销售中
    定位时尚:服装纺织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 (英)格沃雷克著 史立敏 邵新艳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9-22 ¥32 销售中
    服饰搭配艺术(附盘) 王渊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1-21 ¥32 销售中
    非显性时尚巅峰 果果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1-22 ¥39.8 销售中
    时尚买手 [英]海伦.戈沃瑞克 甘冶昕 弓卫平 译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12-24 ¥30 销售中
    专家教你开旺铺-美容美发店的100个小智 乐乐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1-1 ¥23 销售中
     
       帮助中心
     
    Copyright©2008 book.cqfuzhuang.com 重庆服装网版权所有
    电话:023-63800591 传真:023-63800591 投诉:023-63800591 邮箱:admin@cqfuzhuang.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备案可证》渝ICP备10003800号